产品技术资料 | |||||||||
产品名称 | 聚苯胺(硫酸掺杂) | 品牌 | 湖北阡陌 | 牌号 | 5612-44-2 | ||||
CAS号 | 5612-44-2 | INCI | EMERALDINE BASE POLYANILINE | ||||||
特性&功效 | |||||||||
|
|
||||||||
理化性质&指标 | |||||||||
有效物含量 | 98%;99% | ||||||||
产品描述 | |||||||||
聚苯胺(英语:Polyaniline,缩写PANI)是一种半柔性棒导电聚合物。聚苯胺(PANI)作为导电高分子的研究只有2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国内外相关研究者已对聚苯胺的结构、特性、合成、掺杂、改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种种优良特性使其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的导电高分子,成为研究热点。 本公司提供多种掺杂的聚苯胺,盐酸,磷酸,硫酸,磺基水杨酸等,如有需要随时联系! 聚苯胺的电活性源于分子链中的P电子共轭结构:随分子链中P电子体系的扩大,P成键态和P*反键态分别形成价带和导带,这种非定域的P电子共轭结构经掺杂可形成P型和N型导电态。不同于其他导电高分子在氧化剂作用下产生阳离子空位的掺杂机制,聚苯胺的掺杂过程中电子数目不发生改变,而是由掺杂的质子酸分解产生H+和对阴离子(如Cl-、硫酸根、磷酸根等)进入主链,与胺和亚胺基团中N原子结合形成极子和双极子离域到整个分子链的P键中,从而使聚苯胺呈现较高的导电性。这种独特的掺杂机制使得聚苯胺的掺杂和脱掺杂完全可逆,掺杂度受pH值和电位等因素的影响,并表现为外观颜色的相应变化,聚苯胺也因此具有电化学活性和电致变色特性。 |
|||||||||
应用&使用方法 | |||||||||
具体应用 | 建议用量 | 使用方法 | |||||||
- | - | - | |||||||
包装及存储 | |||||||||
包装 | 1KG;25KG | 有效期 | - | 存储条件 | - | ||||
注意事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