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程师和皮肤医师都一言难尽的皮肤学“盲区”
2017.07.11 496
这个问题一直考虑了很久,也查找了很多很多资料,并且在身边的朋友和医生取了一些经验@毛博士@徐博士@李医生,因为不是自己的领域,写起来难免有些错误,希望大家看到可以指出:
什么是美女?
我常常会吟一句:所谓美女,应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这就是我常说的芙蓉面,冰雪肌。诗经有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不要问我她是谁,我不会告诉你的
正常的健康的皮肤是什么样的?
有人说那是要白,一白遮百丑。这种说法怎么也是美而不是健康吧?反而是小麦色的肌肤常常给人一种运动健康的感觉。
潇哥觉得健康的皮肤应该是
一要紧致有弹性,不能松弛下垂;
二要细腻有光泽,不能粗糙晦暗;
三要红润有活力,不能干枯蜡黄。
可能种族不同,可能肤色不同,但是健康的肌肤总是能够一眼看出来,那种给人以愉悦的美感。
但是潇哥发现越来越多的都市女性,皮肤越来越不好。即使lamer,兰蔻,sisley天天用还是没有办法解决自己的皮肤问题,有人说这个要去医美才能解决。
潇哥说医学对,但是医美,我们还不能这么轻易就说行。如今医美之发达,确实可以快速解决面子上的很多问题,但是,就如同中西医的差别一样,医美只能解决一时的面子问题,而无法改变身体内潜藏的危机。因为多数皮肤问题其实十有八九也是自己身体的问题。
就拿吃来说吧。
很多时候嘴巴和肠胃是格格不入的天敌,嘴巴很多时候喜欢那些能够刺激自己味蕾的食物,比如啤酒,比如火锅,比如烧烤等等,但是这些东西对于肠胃都是巨大的负担。
胃肠的意义,其实绝不仅限于容纳食物。
饮食的意义,也绝不仅仅是饱腹和满足口福。
如果肠胃有问题:身体机器运转效率低下,表现在脸上,就是脸色灰黄,斑痘丛生,粗糙干涩,或者松弛起皱。
费了这么多口舌,然并卵的是很多女生都很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胃肠功能很正常,认为只要胃不疼,肚子不疼,没有便秘,就意味着没毛病。但是,吃点什么就胃胀不消化;吃土豆就胀气难受;经常嗳气打嗝,或者经常轻微干呕;喝碗小米粥都反酸;吃点水果就感觉想要腹泻;饭前不想吃东西,饭后很快觉得饿;不吃也不觉得饿,吃多了也不知道饱......以上列举这些情况,你有没有中枪?
其实这些都是胃肠功能不正常的反映。而据我的了解,很大比例的年轻女性的皮肤状态糟糕,和胃肠功能差有密切关系。
就中医来讲,胃和脾联系最紧密,脾胃属土,是消化食物、为人体提供精微(能量)、化生气血、赖以生存根本,根本不足自然会对整体有影响;
此外,胃在经脉上与肺互为表里,联系密切,相互影响,而肺在中医的体系里是主管皮肤和毛发的,因此,胃病会引起许多皮肤上的表现,比如胃的经脉不通畅,会引起面色黧黑;脾胃虚弱,会引起面色萎黄(黄而没有光泽);胃中有寄生虫,脸上会有虫斑;胃火炽盛,会导致粉刺(青春痘)、面游风(脂溢性皮炎)等等;胃中湿热太重,会引起湿疮(湿疹)等。
总之,胃病能引起许多不同种类的皮肤病。
换个角度,从西医来讲,也有理论表明胃肠的健康状况会对皮肤产生影响。
首先,胃肠亚健康或病症会引起各种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营养不好自然皮肤也会受到影响,比如失去弹性、光泽,纹理加深等等,甚至会因为长期缺乏某种影响物质而产生一些特殊的皮肤病。
其次,研究表明胃部的感染性疾病(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和荨麻疹、湿疹等皮肤疾病有关。再者,胃部的肿瘤有时也会引起一些顽固的皮肤病变。另外,胃病患者大多数情绪都会受到影响,许多皮肤病会因为精神-神经系统的作用而加重。
然而,据我不完全的统计来说,皮肤和肠胃的关系,很多资深的护肤的工程师都是一脸茫然,即使问皮肤学的医生,他们都说这个是很难仅仅通过面部问题来判断是否是肠胃引起的。这就显得很尴尬了。
再深入一点,我还可以用研究数据来解析这一问题。
有研究发现:痤疮患者皮肤表面的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的维生素B12的生物合成通路显著下调。维生素B12都是由微生物合成的,并且需要肠道分泌物的辅助才能被人体吸收,而B族维生素缺乏会导致溃疡、口角炎和皮炎等皮肤疾病,同时影响精神状态;众所周知,研究还发现,肠道与皮肤具有一致的免疫因子IgT (immunoglobulin T), 能引发类似的免疫反应。
看到一个研究,成年过敏性皮疹患者粪便中肠道微生物状况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及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的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还发现,益生菌对该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从而推测肠道微生物可能是发生湿疹的重要影响因素,
Noverr等人于2005年提出肠道微生物引发过敏性疾病的假说,认为肠道微生物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维持黏膜免疫耐受方面作用显著。
从头疼到湿疹,从鼻子咽喉粘液堵塞到莫名其妙的发胖……这都可能是所谓的“慢性食物过敏”症状。当身体的某个部分不能正常工作的时候,除了就医,最重要的是反思自己是不是做了对它不利的事情(比如,饮食、作息等方面),然后向利于它的方向努力,从根本上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
说了这么久,潇哥就三个意思:
1.皮肤问题不仅仅是皮肤的问题,除了外涂也要注意内养。
2.年轻不是作死的理由,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要自己作死然后又去骂医院。
3.护肤品不是万能的,工程师也不是医生,长时间的皮肤问题还是建议去医院,护肤品并没有治疗的作用,只是辅助的作用。
参考信息:
Rosenthal M, Goldberg D, Aiello A, et al. Skin microbiota: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its potential association with health anddisease. Infect Genet Evol J Mol Epi Evol Genet Infect Dis, 2011, 11: 839–848
Chen Y E, Tsao H. The skin microbiome: Curr perspectives and future challenges. J Am Acad Dermatol, 2013, 69: 143–155
Kong H H, Segre J A. Skin microbiome: Looking back to move forward. J Invest Dermatol, 2012, 132: 933–939
Chen S, Xiong L, Dai Y L, et al.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acial seborrheic dermatitis severity and the amount of sebum overflow and the malassezia (in Chinese). J Sichuan Univ: Med, 2012, 43: 125–126
Zhang H, Yu L Z. Quantitative research of seborrheic dermatitis patients’ normal fecal microtioba (in Chinese). Int J Dermot, 1999, 32: 339–340
Luo J, Li W, Duan Y F, et al. Host discriminates between probiotics and pathogens: Impact of toll like receptor 5-flagellin interaction and evolution (in Chinese). Microb Chin, 2014, 41: 1368–1375
Xu Z, Parra D, Gómez D, et al. Teleost skin, an ancient mucosal surface that elicits gut-like immune respons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3, 110: 13097–13102
Yang F L, Zhao Y.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s and allergic diseases (in Chinese). J Clin Otorhin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4, 28: 351–355
Halkjaer L B, Loland L, Buchvald F F, et al. Develop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during the first 3 years of life: The Copenhagen
prospective study on asthma in childhood cohort study in high-risk children. Arch Dermatol, 2006, 142: 561–566
Guo Z, Dai J B, Jiang Y L, et al. Correlation analysis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s and atopic dermatitis disease degree (in Chinese). Shandong Med, 2014, 54: 86–88
Wei J J, Shao J, Li Y Z, et al. Meta analysis: The function of probiotics in atopic dermatitis prevention and cure (in Chinese). J Clin Pediat, 2008, 26: 433–437
Xian L J, Tang Y. Progres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stinal bacteria microecological and human diseases (in Chinese). Prog Microbiol Immu, 2015, 4: 75–79
Noverr M C, Huffnagle G B. The microflora hypothesis of allergic diseases. Clin Exp Allergy, 2005, 35: 1511–1520
【往期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回复关键字获取!
美白丨防腐丨彩妆丨防晒丨沐浴露
保湿丨天然丨抗衰老丨抗菌丨抗敏
激素丨皂基丨祛斑丨表面活性剂
配方丨工艺丨洗发丨香精丨祛痘
去屑丨行业观点丨行业动态
找原料网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