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SCI被卖,6月已过,我们说说SCI利与弊?
2017.07.26 508
今天这个问题有点沉重啊!
SCI,这是中国科学家及其研究者最为关注的搜索引擎。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国话是《科学引文索引》。于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
我们通常所说的SCI的杂志,是指被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收录的杂志。每年6月份,汤森路透公司都会发布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简称JCR),对每本期刊被引用的状况进行汇总说明,公布最新一年的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简称IF)。影响因子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期刊的影响力。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整个机构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其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
去年7月11号,汤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 Corp)宣布将知识产权业务和科学信息业务(IP & Science)以 35.5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 Onex Corp 和霸菱亚洲投资(Baring Private Equity Asia)。
汤森路透官网上的声明
SCI作为一个科学情报检索工具,其功能性不可否认!潇哥在读书乃至工作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几乎是天天都要上去看个两三篇文章。
SCI及其影响因子已经对我国的科技评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常常用这些来评价一个科研单位、评价以为科研工作者是否优秀、还有用来制定研究生毕业规则的、评选各级各类资助项目(这个我有参与过),人才项目的。SCI及其影响因子的这些优点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有极大的帮助。
但是不是没有缺点啊!
首先,影响因子是用评价期刊的,不是用来评价科研工作者。
期刊的影响因子和个人影响因子是有联系的,但不是必然联系。影响因子的创始人Garfield于2009年来中国时,亲自对“利用SCI论文数量、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估科研”等问题作出回应:“首先大家要意识到一点,尽管一篇文章发表在很好的期刊上,比如《自然》或是《科学》,但它可能永远没被人引用过,而这些期刊上很多一般的文章也只被引用过几次,而只有少数文章引用是特别多的。
这个其实是很尴尬的情况却也一直存在,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文章,不代表会被广泛引用,哪怕是从概率意义上来讲:发表在前10%期刊上的文章被引次数能进前10%这个论断,其置信度绝对是低得可怜。所以用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估每个人的科研表现和科研能力,包括他个人的评估,奖金也好,赞助也罢,都是不合理的。
”然而为什么这种连影响因子创始人都不认同的评价方式会被科研管理部门广泛采用呢,原因应该就在下一句话中:
影响因子提供了一种让外行管理内行的简单方法
科研评价是复杂的,影响因子使得管理人员可以用比较"数字大小"的方式来给被评价对象排序,实在是太容易上手了,于是渐渐就形成了目前的评价方式:学生物的人和学数学的人比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纯数学类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才3分多,就是大名鼎鼎的张益唐发表过的那个期刊),研究中国书法的博士生毕业,需要累计发3分以上的SCI论文等等。
这些现象本质上是管理机构的懒政,精细化的管理需要费时费力费脑筋,或者我们还太高估了一些科研管理者的水平,影响因子可能已经是他们所能理解的极限了。不信,你问问周围管科研的人,有多少能说出影响因子的准确定义?
还有就是,SCI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期刊影响力最为重要的标准,有被操控的可能。
有些期刊编辑们为了追逐影响因子而做出不端行为来膨胀期刊影响因子。例如,他们会要求作者引用期刊发表的论文时才接受发表,这就是大家所称的强制引用或过度自引。这种情况,已成为默认了吧?
还有就是一些和编辑关系好的人员,早已经预定好了“位置”。这个有时候真是为难。(我就很不喜欢几个一区的期刊,感觉很一般但是资格老,还拒稿我两次,当然这是我个人观点,当我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吧)
再有,一般情况下,论文的引用率越高,则论文的质量被认为越好。
然而,有一些具有较高价值的论文的引用率并不高,而有些因观点错误而被批评的文章被引频次却相当高。在科学史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都是划时代的伟大发现,却因为发表以后不久即被承认为普遍常识而未能得到应有的高引用率;有一些科学论文在发表以后得到了很高的引用率,但一段时期后却发现这些论文并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是错误的。
因此,仅仅根据引用率来评定科技成果,就很难全面评定出可经受起长期考验的科学成果,甚至可能评出错误的结果。且其偏重于基础研究的问题同样让人质疑其公正性。
2013年,谢克曼与另一位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James Rothman)以及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聚德霍夫(Thomas C. Südhof)共同斩获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组织其转运系统——“囊泡转运”的奥秘。
在很多人眼里,谢克曼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2013年12月19日,在参与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一周之后,谢克曼曾在英国(专题)《卫报》撰文称,他所在的实验室将不会继续在CNS(《细胞》《自然》《科学》三大期刊)发表文章。
他的决定随即在科学界引起或支持、或质疑的议论。在他看来,科学界存在一个被扭曲的地方就是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它对人们如何评价知识与学问产生了可怕的影响。“影响因子的高低对知识含金量并没有任何意义。
”谢克曼说,“实际上,影响因子是数十年前图书管理员为了决定其所在机构应该订阅哪些期刊而设立的,其目的从来不是为了衡量知识价值。”
SCI时代就此终结?
虽然近些年国内关于SCI和影响因子重要性的讨论几近白热化,焦点无外乎是否应该把其作为衡量科研能力的重要评价标准。的确,想SCI和影响因子不能完全反映一个部门或个人的科研能力,但除了SCI和影响因子,目前似乎还没有找到更优越的科研评价标准(EI还不行啊)。借用《科学通报》中文版主编、中科院院士高福的话说:“这就是正常的商业运作,对国内科研现状不会有什么影响。它倒是让国内科学界明白了SCI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最后
潇言:
我依然想往高的影响因子的期刊投稿,毕竟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被更多专业的同行看到。
【往期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回复关键字获取!
美白丨防腐丨彩妆丨防晒丨沐浴露
保湿丨天然丨抗衰老丨抗菌丨抗敏
激素丨皂基丨祛斑丨表面活性剂
配方丨工艺丨洗发丨香精丨祛痘
去屑丨行业观点丨行业动态
找原料网动态